目录
人才培养规格 6
师资配备标准 22
课程内容与要求 92
本方案是以人才市场调查和职业能力分析为基础,贯彻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以素质为基础、以企业需求和学生发展为目标的思想,坚持科学合理、务实够用的原则,密切结合企业岗位设置和企业岗位技能的需求,为旅游行业发展和区域经济建设培养德才兼备的中等应用型技能人才而制定的。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服务专业教学实施方案计划
一、专业基本信息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服务
(二)专业代码
130200
(三)类别、学制、招生对象
类别:文化教育类。
学制:修业标准年限为3年
招生对象:应往届初中毕业生或具有同等学历者
序号  | 对应职业(岗位)  | 职业资格证书举例  | 
1  | 高铁乘务员、餐服员、乘服员、地勤安检员、售票员  | 安检证、客运证  | 
2  | 地铁、轻轨安检员、售票员  | 安检证  | 
3  | 豪华游轮乘务员、餐服员  | 客轮证  | 
4  | 高星级酒店、饭店服务人员  | 餐饮服务证  | 
二、人才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熟悉城市轨道交通企业生产管理业务,能熟练操作城市轨道交通相关设各设施,学会掌握城市轨道交通方面的基本理论与实际操作,具有较强的服务他人意识、沟通能力、常用英语口语交流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一)培养目标
培养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主要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具有一定的英语沟通能力和灵活应变能力,具有较强的服务意识和服务素质,具有跨文化交际的融合能力,能够在高速铁路运输行业及其他相关行业从事服务及管理工作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应用人才。
(二)知识结构
1、具有中职应有的文化知识;必修课的学习和考试,成绩合格,
2、具有英语听说流利,表达能力强,完成教学大纲规定知识;
3、具有计算机互联网操作知识,取得山东省计算机等级考试初级证书;
4、具有城市轨道交通运营服务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
5、具有服务礼仪和意识培养的知识。
(三)能力结构
1、具备能顺利接发高铁列车,操作高铁车展售票设备、操作及介绍高铁列车上的设施设备的能力;
2、具备能解答旅客问询工作,并提供必要服务的能力;
3、具备用英语提供售票、乘务、客运、商品销售服务的能力;
4、具备大方、礼貌、得体地为旅客提供票务服务,提供检票、进站、指引、安检等客运服务等能力;
5、具备能应对高铁车站售票处非正常情况、高铁车站非正常情况、行车过程中的突发情况进行应急处置、紧急救助的能力;
6、具备能获得铁路职工上岗证书(上岗前必须取得)的能力。
(四)素质要求
1、具备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2、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人文素养及团队合作精神;
3、具有较高的文化与科学素养和健康的审美情趣;
4、具有较高的职业情操,和高度的社会责任感。
三、人才培养规格
培养目标  | 培养规格  | 内涵  | 实现课程  | 
 
 
 
 
 
 
 
 
 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具有系统的城市轨道交通方面的基本理论与实际操作,具有较强的服务他人意识、沟通能力、常用英语口语交流的高素质技能符 合用人单位的基本要求  | 
 
 
 
 
 
 
 
 
 
 知识  | 1.具有较为扎实的乘务人员基础知识; 2. 具有售卖票务和乘客进出安检知识; 3. 具有疾病及其预防、护理和急救知识; 4. 具有旅客服务技巧基本知识,掌握旅客心理指导沟通技巧; 5.具有城市轨道交通运营服务的运营基本知识; 6.具有计算机信息技术知识  | 
 
 
 
 
 城市轨道交通概论; 城市轨道交通设备; 城市轨道交通票务组织; 城市轨道交通通信信号基础; 城市轨道交通客运组织; 交通法规与事故处理; 客运服务与礼仪;旅客心理学等  | 
 
 
 
 能力  | 1.具备服务礼仪与专业技能; 2.具备突发事件急救能力; 3.具备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 4.具备一定的英语口语交际能力; 5.具备售票与安检专业知识能力; 
  | 
 
 客运服务礼仪; 沟通技巧; 高速铁路旅游英语教程等 
  | |
 
 
 
 
 素质  | 1.具有坚定的政治方向,热爱祖国; 2.具有科学的世界观、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3.富有社会责任感; 4.热爱服务事业; 5.具有奉献精神和团队协作、创新素养; 6.注重自身发展,不断提高自身专业素 养; 7.具有健康的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具有健全的人格;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心理健康与职业生涯; 职业道德与法治; 
  | 
(五)专业资格证书要求:
1、城市轨道交通运营服务中专毕业证书;急救证书;客运证书;安检证;
2、普通话水平等级测试二级甲等证书
(六)、工作岗位、典型任务和职业能力要求
工作岗位  | 典型任务  | 职业要求(知识、技能、态度)要求  | 
 
 高铁乘务员  | 引领乘客上下车 帮助乘客放置行李 保证列车乘客安全  | 1. 乘务人员基本服务礼仪 2. 列车基础设备熟练了解 3. 紧急安全处置办法  | 
 
 地勤安检、售票人员  | 
 安检、售票  | 高速铁路客安检以及售票熟练操作  | 
 高星级酒店、饭店服务人员  | 
 服务客人  | 1. 良好的沟通能力 2. 要有爱心、细心、责任心  | 
四、课程体系
(一)课程目标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服务课程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城市轨道交通客运组织过程中关于客流预测和分析、交通运输计划、车站和客运组织工作、售检票系统等,涉及客运组织的相关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能力,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解决问题的综合分析能力,以使其在今后工作中能够更好地胜任客运、票务、安检等城轨相关工作岗位。
(二)课程结构
本专业课程由公共基础课、专业课、活动课和教育实践四部分组
成,即“四大块”课程结构,建立以专业必修课为主渠道,公共基础
课、专业课、活动课和教育实践有机结合的“四位一体”课程体系。
1、专业课
专业课是课程的主体,是学生素质全面发展的基础,使学生掌握城市轨道交通客运组织的相关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能力,达到值班站长、客运值班员、站务员、车站安全员等职业标准的相关要求。培养学生具有诚实、守信、善于沟通和合作的品质,忠于职责的工作作风,树立安全意识,发展学生的职业能力并打好基础。专业课包括城市轨道交通概论、城市轨道交通设备、城市轨道交通行车安全管理、城市轨道交通通信信号基础、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组织、城市轨道交通运营服务、城市轨道交通客运组织、运输市场营销、城市轨道交通车辆、交通法规与事故处理、客运服务与礼仪、旅客心理学。
各类课程都要结合专业特点,合理安排教学内容,要注意结合学
科特点和内容,渗透德育、陶冶情操、训练技能、培养能力;要根据
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因材施教,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
2、公共基础课
公共基础课是本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适应经济文化发展和城市轨道交通发展的需要设置的。公共基础课作为专业知识学习的基础,在中职人才培养中具有重要的奠基作用。加强公共基础课的学习还是素质教育、职业道德教育的需要。公共基础类包括语文、 数学、外语、计算机等,公共课虽然不一定同所学专业有直接联系,但它是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人才,为进一步学习提供方法论的不可缺少的课程。 为学生掌握专业知识、学习科学技术、发展有关能力打下坚实的基础。
3、活动课
通过活动课,培养学生具备健康的人格,提升身心素质,提高综合职业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养成终身锻炼的意识与习惯,要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热情,充分调动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能力,为全面促进学生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服务,也为学生继续深造与创业立业奠定基础。活动课要注意形式多样、生动有趣。可通过举办讲座、兴趣小组、
学科竞赛、社区活动、大型文体表演等形式进行。
4、实践课程
实践课程是培养和提升学生职业技能的重要环节,是对学生进
行思想教育、劳动教育和职业教育的有效途径。教育实践活动对学生
熟悉就业环境、了解城市轨道交通特点、掌握相关操作程序、养成良好的职业习惯、提高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等具有特殊作用。
实践的安排要贯穿于三年教学活动中。主要包括以下几种形式:
(1)集中见习:从一年级到二年级,每学期定期组织学生到各合作单位进行参观见习活动,使学生了解各类企业工作的基本情况,巩固专业思想,促进专业学习。
(2)穿插见习:是指在课程教学中与其配套的技能训练。学科教师可根据本学科实际,在进行理论教学的同时,安排适当时间进行实践训练,如对客服务的技能以及突发情况的处理技巧等。
(3)顶岗实习:通过顶岗实习是学生在校学习的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去,进一步巩固和加深对所学专业课程的理解,增强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初步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行为习惯,树立正确的就业意识和创业意识,学会交流和沟通以及团队协作技巧,为毕业后迅速适应职业岗位要求打下坚实的基础。
五、课程设置与教学要求
(一) 公共基础课程
课程 排序  | 课程名称  | 课程性质  | 教学内容  | |
1.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创立、发展和完善  | |||
2.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  | |||
1  | 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  | 公共基础课  | 3. 4.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 
5.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与生态文明建设  | |||
6.  | 踏上新征程 共圆中国梦  | |||
1.  | 时代导航 生涯筑梦  | |||
 
 2  | 心理健康与职业生涯  | 
 
 公共基础课  | 2. 3 
  | 认识自我 健康成长 立足专业 谋划发展 和谐交往 快乐生活 学会学习 终身受益  | 
规划生涯 放飞理想  | ||||
1.  | 立足客观实际,树立人生理想  | |||
3  | 哲学与人 生  | 公共基础课  | 2. 3.  | 辩证看问题,走好人生路 实践出真知,创新增才干  | 
4.  | 坚持唯物史观,在奉献中实现人生价值  | |||
1.  | 感悟道德力量  | |||
4  | 职业道德与 法治  | 公共基础课  | 2. 3.  | 践行职业道德基本规范 提升职业道德境界  | 
4.  | 坚持全面依法治国  | |||
 
5. 维护宪法尊严 6. 遵循法律规范  | |||
 
 
 
 
 
 5  | 
 
 
 
 
 
 数学  | 
 
 
 
 
 
 公共基础课  | 基础模块: 基础知识(集合、不等式)、函数(函数、指数函数与对数函数、三角函数)、几何与代数(直线与圆的方程、简单几何体)和概率与统计(概率与统计初步)。 拓展模块: 基础知识(充要条件)、函数(三角计算、数列)、几何与代数 (平面向量、圆锥曲线、立体几何、复数)和概率与统计(排列 组合、随机变量及其分布、统计); 数学文化专题、数学建模专题、数学工具专题、规划与评估专题、 数学与信息技术专题、数学与财经商贸专题、数学与加工制造专 题,若干数学案例。  | 
 
 
 
 
 
 
 
 
 
 6  | 
 
 
 
 
 
 
 
 
 
 语文  | 
 
 
 
 
 
 
 
 
 
 公共基础课  | 基础模块: 1. 语感与语言习得; 2. 中外文学作品选读; 3. 实用性阅读与交流; 4. 古代诗文选读; 5. 中国革命传统作品选读; 6. 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作品选读; 7. 整本书阅读与研讨; 8. 跨媒介阅读与交流。职业模块: 1. 劳模精神工匠精神作品研读; 2. 职场应用写作与交流; 3. 微写作; 4. 科普作品选读。拓展模块: 1. 思辨性阅读与表达; 2. 古代科技著述选读; 3. 中外文学作品研读。  | 
 
 
 7  | 
 
 
 历史  | 
 
 
 公共基础课  | 基础模块: 1. 模块Ⅰ“中国历史” 2. 模块Ⅱ“世界历史” 拓展模块: 1. 示例模块Ⅰ“职业教育与社会发展” 2. 示例模块Ⅱ“历史上的著名工匠”  | 
 
 
 
 
 
 
 
 
 
 
 
 8  | 
 
 
 
 
 
 
 
 
 
 
 英语  | 
 
 
 
 
 
 
 
 
 
 
 公共基础课  | 基础模块: 主题、语篇类型、语言知识、文化知识、语言技能、语言策略; 职业模块: 1. 主题: 求职应聘、职场礼仪、职场服务、设备操作、技术应用、职场安 全、危机应对、职业规划; 2. 语篇类型: 记叙类、说明类、应用类; 3. 语言知识: 继续学习 200 个左右词汇,巩固语音、语法、语篇和语用等语言知识,提升语言能力; 4. 文化知识: 了解中外职场文化和中外优秀企业文化,培养职业精神和工匠精 神,提升职业素养; 5. 语言技能: 基于职场场景,课内外语言学习结合实践活动,培养学生语言应 用能力。 6. 语言策略 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 
 
 
 
 
 
 
 
 
 
 
 9  | 
 
 
 
 
 
 
 
 
 
 
 信息技术  | 
 
 
 
 
 
 
 
 
 
 
 公共基础课  | 基础模块: 1. 信息技术应用基础 2. 网络应用 3. 图文编辑 4. 数据处理 5. 程序设计入门 6. 数学媒体技术应用 7. 信息安全基础 8. 人工智能初步拓展模块: 1. 计算机与移动终端维护 2. 小型网络系统搭建 3. 实用图册制作 4. 三维数字模型绘制 5. 数据报表编制 6. 数字媒体创意 7. 演示文稿制作 8. 个人网店开设 9. 信息安全保护 10. 机器人操作  | 
 
 
 
 
 
 
 
 10  | 
 
 
 
 
 
 
 体育与健康  | 
 
 
 
 
 
 
 公共基础课  | 基础模块: 1. 体能 2. 健康教育拓展模块: 1. 球类运动:足球、篮球、排球、乒乓球、羽毛球等 2. 田径类运动:短跑、中长跑、跨栏跑、接力跑、跳高、跳远、 三级跳远、铅球等 3. 体操类运动:基本体操、体操、技巧、韵律操、操舞等 4. 武术与民族民间传统体育类运动:武术的基本功、太极拳、剑术、刀术、棍术、防身术、散打、舞龙、舞狮、赛龙舟、摔跤、 赛马、毽球、拔河、射艺等 5. 新兴体育类运动:轮滑、攀岩、定向运动、花样跳绳等  | 
 
 
 
 
 
 
 11  | 
 
 
 
 
 
 
 艺术  | 
 
 
 
 
 
 
 公共基础课  | 基础模块: 1. 音乐鉴赏与实践; 2. 美术鉴赏与实践。拓展模块: 1. 歌唱; 2. 演奏; 3. 舞蹈; 4. 设计; 5. 中国书画; 6. 中国传统工艺; 7. 戏剧; 8. 影视; 9. 其他。  | 
(二)专业课程
1、城市轨道交通概论
城市轨道交通控制专业一门专业基础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对城市轨道交通系统有一个概括性的了解。本课程与前修课程《专业认识实习》相衔接,使学生对城市轨道交通硬件如轨道、车站与车站设备、车辆与车辆段、供电与牵引和信号等设备的功能进一步的了解与掌握,与后续课程《城市轨道交通供电技术与应用》、《城市轨道交通通信与信号》、《区间信号自动控制》等相衔接,为后续核心课程的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2、城市轨道交通设备
《城市轨道交通设备》课程是城市轨道交通控制及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组织一门专业必修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对城市轨道交通系统有一个概括性的了解。本课程与前修课程《专业认识实习》相衔接,使学生对城市轨道交通硬件如轨道、车站与车站设备、车辆与车辆段、供电与牵引和信号等设备的功能进一步的了解与掌握,与后续课程《城市轨道交通供电技术与应用》、《城市轨道交通信号基础》、《轨道交通行车组织》等相衔接,为后续核心课程的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3、城市轨道交通行车安全管理
《城市轨道交通安全管理》课程全面地阐述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的安全知识,突出了职业教育特色,围绕职业能力的形成组织课程内容,从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安全管理概述、城市轨道交通设备与基础设施、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安全保障技术、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安全保障系统、城市轨道交通危险源识别与控制、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安全事故分析、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安全基础理论与常用方法、城市轨道交通安全管理方法与规章制度、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安全评价、城市轨道交通应急管理、城市轨道交通常见事故处理案例等多方面介绍了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组织技术。熟悉OHSAS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
4、城市轨道交通通信信号基础
依据城市轨道交通控制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要求,本课程教学内容为通信与信号两大部分,由继电器、轨道电路、信号机、转辙机、车辆段连锁设备、正线连锁设备、ATC系统、列车自动防护系统、列车自动驾驶系统、列车自动监控系统、无线集中调度系统、闭路电视系统、广播系统和时钟系统等十六个项目组成,其内容涵盖城轨交通通信信号系统各个组成部分的基础知识。
5、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组织
通过《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组织》课程的教学,以帮助学生对城市轨道交通系统有一个概括性的了解,主要了解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运营管理设备,并使学生形成一个系统化的概念为原则,达到理论部分深入了解、技能部分广泛认知的教学目标,最终达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探究习惯、积累科学的学习方法,为后续的、各个方向的技术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奠定坚实基础的目的。
6、城市轨道交通运营服务
本课程是根据城市轨道交通运营服务专业职业活动必备的知识和能力分析整合的专业核心课程,以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组织管理思想及原理为主要理论架构,为学生深入学习轨道交通管理理论,掌握城市轨道交通管理方法和技能奠定基础。
7、城市轨道交通客运组织
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和理论实践,对轨道交通旅客运输的诸方面,如车站工作组织、售检票系统、安全检查工作等有个基本了解,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解决问题的综合分析能力,以使其在今后工作中能够更好地胜任客运、票务、安检等工作岗位。
8、运输市场营销
(1)了解运输市场营销观念、研究方法,熟悉顾客价值、关系营销、运输服务市场营销等基本理论。
(2)掌握运输市场营销的基本方法、顾客价值和顾客满意的内涵及其测度、顾客赢利率分析的基本方法、市场营销资源分配的基本方法和技术、营销调研的方法等。
(3)基本掌握运输市场营销环境的基本内容、市场细分方法。
(4)具有运输市场营销策划的初步能力,能用细分方法确定目标市场和进行产品服务和定位。
9、城市轨道交通车辆
本课程面向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及生产企业,根据生产、管理、服务第一线从事城轨车辆检修、驾驶、运用与管理工作的需要,以培养学生对城轨车辆结构分析能力为重点,在分析学习领域对应的典型工作任务所需知识、技能、素质的基础上,参照行业职业资格标准,确定教学内容。将相关的知识、技能、素质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和职业成长规律,由易至难,由单一复杂的地用于各学习活动中,实现知识、技能、素质的同步提高。
10、交通法规与事故处理
本课程是城市轨道交通运营服务专业的一门的专业必修课程。课程的主要任务是使学生了解道路交通相关的知识,为学生今后从事交通服务工作奠定基础,并通过本课的学习培养学生交通安全意识和交通法规意识。课程内容突出知识性、实用性,课程内容设置紧密结合学生未来工作的需要,以打好专业知识基础为主要目标。
11、客运服务与礼仪
是城市轨道交通运营服务专业的一门核心课程,旨在培养学生良好的服务意识和服务心理,塑造良好的职业形象,陶冶学生的职业情操,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表达能力和人际沟通能力,熟悉客运服务岗位群的礼仪需求,提高学生的综合职业素养。帮助学生了解客运服务业相关从业岗位的接待工作,牢固树立“宾客至上”的观点,自觉讲究礼貌礼节,切实做到文明接待、礼貌服务、诚实守信、善于沟通和合作。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意识,注重自身职业形象的塑造,并能把握角色心理,分析客我关系,有较强的人际交往能力和抗挫折能力。
12、旅客心理学
3、《旅客心理学》
本课程是轨道交通运营与管理专业的专业课程之一,侧重于理论联系实际,是轨道交通运输组织体系课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主要以学生心理学的有关知识和普通心理学为研究对象,旨在培养学生的心理分析能力,为以后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本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了解心理学的有关知识和普通心理学及其研究对象,能够系统地掌握轨道交通服务心理学的基本理论、主要研究方法以及心理过程和个性等基本知识,能够学会运用服务心理学的知识与方法分析和研究旅客的各种心理现象,使学生能够根据不同的旅客特点提供灵活服务方式令顾客满意,切实地提高学生在乘务工作中的能力。
全学程共140周,其中教学活动70周,寒暑假32周,顶岗实习36周,机动2周。全学程具体安排见附表。
课 程 类 别  | 课 程 性 质  | 课课程总称  | 序序号  | 课 程 名 称  | 核 心 课 程  | 学 分  | 计划学时  | 年级/学期/教学周学时/教学周数  | 教学场所  | 备注  | |||||||
总 学时  | 理 论 
  | 实 践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六  | |||||||||
16周  | 18周  | 18 周  | 18 周  | 18 周  | 18 周  | ||||||||||||
公 
 共 
 基 础 
 课 
 
 
 
  | 必 修 课  | 德育课  | 1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 ⊙  | 2  | 36  | 30  | 6  | 2  | 顶 岗 实 习  | ||||||
2  | 心理健康与职业生涯  | ⊙  | 2  | 36  | 30  | 6  | 2  | ||||||||||
3  | 哲学与人生  | ⊙  | 2  | 36  | 30  | 6  | 2  | ||||||||||
4  | 职业道德与法治  | 2  | 36  | 30  | 6  | 2  | |||||||||||
5  | 数学  | ⊙  | 8  | 144  | 108  | 36  | 3  | 3  | 2  | ||||||||
6  | 语文  | ⊙  | 11  | 198  | 144  | 54  | 2  | 2  | 2  | 3  | 2  | ||||||
7  | 历史  | ⊙  | 4  | 72  | 60  | 12  | 2  | 2  | |||||||||
8  | 英语  | ⊙  | 8  | 144  | 36  | 108  | 2  | 2  | 2  | 1  | 1  | ||||||
9  | 信息技术  | 6  | 108  | 72  | 36  | 2  | 2  | 2  | |||||||||
10  | 体育与健康  | 8  | 144  | 36  | 108  | 2  | 2  | 2  | 1  | 1  | |||||||
11  | 公共艺术  | 4  | 72  | 54  | 18  | 1  | 1  | 1  | 1  | ||||||||
小计  | 57  | 1026  | 702  | 324  | 16  | 16  | 13  | 8  | 4  | ||||||||
选 修 课  | 1  | 安全教育  | 1  | 18  | 9  | 9  | 1  | ||||||||||
2  | 普通话  | 1  | 18  | 9  | 9  | 1  | |||||||||||
3  | 职业礼仪  | 1  | 18  | 9  | 9  | 1  | |||||||||||
小计  | 3  | 54  | 27  | 27  | 0  | 0  | 1  | 1  | 1  | ||||||||
专 
 业 
 课 
 程  | 必 
 修 
 课  | 1  | 高速铁路客运乘务实训  | ⊙  | 8  | 144  | 100  | 44  | 4  | 4  | 顶 岗 实 习  | ||||||
2  | 交通概论  | ⊙  | 4  | 72  | 24  | 48  | 2  | 2  | |||||||||
3  | 客运组织  | ⊙  | 6  | 108  | 72  | 36  | 3  | 3  | |||||||||
4  | 客运服务与礼仪  | ⊙  | 6  | 108  | 36  | 72  | 3  | 3  | |||||||||
5  | 票务组织  | ⊙  | 4  | 72  | 12  | 60  | 2  | 2  | |||||||||
6  | 旅游概论  | ⊙  | 5  | 90  | 48  | 42  | 5  | ||||||||||
7  | 形体训练  | ⊙  | 6  | 108  | 72  | 36  | 3  | 3  | |||||||||
8  | 交通法规与事故处理  | ⊙  | 4  | 72  | 36  | 36  | 4  | ||||||||||
9  | 急救  | ⊙  | 10  | 180  | 72  | 108  | 4  | 6  | |||||||||
10  | 行车安全管理  | ⊙  | 8  | 144  | 36  | 108  | 3  | 5  | |||||||||
11  | 运输市场营销  | ⊙  | 8  | 144  | 72  | 72  | 2  | 8  | |||||||||
12  | 交通车辆  | ⊙  | 7  | 126  | 80  | 46  | 2  | 7  | |||||||||
13  | 运营管理  | ⊙  | 6  | 108  | 72  | 36  | 6  | ||||||||||
小计  | 82  | 1476  | 732  | 744  | 14  | 14  | 14  | 19  | 21  | ||||||||
选修 课  | 专业选修课  | 1  | 餐饮服务与管理  | 2  | 36  | 18  | 18  | 2  | |||||||||
2  | 客房服务与管理  | 2  | 36  | 18  | 18  | 2  | |||||||||||
3  | 普通话  | 2  | 36  | 18  | 18  | 2  | |||||||||||
4  | 商务礼仪  | 2  | 36  | 36  | 2  | ||||||||||||
小计  | 8  | 144  | 90  | 54  | 0  | 0  | 2  | 2  | 4  | ||||||||
教 育 实 践 
  | 实 践 实 习 
  | 14  | 穿插见习  | 3  | 50  | 0  | 50  | ||||||||||
15  | 顶岗实习  | ⊙  | 30  | 550  | 0  | 550  | 校外  | ||||||||||
小计  | 33  | 600  | 0  | 600  | |||||||||||||
总学分、总学时、必修课周学时合计  | 183  | 3300  | 1551  | 1749  | 30  | 30  | 30  | 30  | 30  | ||||||||
总学时  | 3300  | ||||||||||||||||